您当前的位置:财经大视野要闻>正文

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专家为双碳目标达成提供重要抓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1-07-16 14:53:11  阅读:97919+ 来源:澎湃新闻
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专家为双碳目标达成提供重要抓手

  原标题: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专家:为“双碳”目标达成提供重要抓手

  澎湃新闻记者 刁凡超

  据新华社7月16日消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纳入重点排放单位超过2000家。我国碳市场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市场。

  7月16日,能源基金会低碳转型项目主任傅莎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解读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是一个政策工具,相当于通过碳的价格信号来实现资源的重新优化配置,因此全国碳市场对于实现“双碳”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但同时,由于中国的碳市场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全国碳市场上线本身的政策意义会大于它的实际效果,它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中国的碳市场建设从地方试点起步。2011年10月,我国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和深圳7省(市)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有效促进了试点省(市)企业温室气体减排,也为全国碳市场建设运行摸索了制度、锻炼了人才、积累了经验、莫定了基础。2017年末,经国务院同意,《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印发实施,要求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全球气候总监赵小鹭表示,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全国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为“双碳”目标的达成提供了重要抓手;全国碳市场运行也将提升企业气候信息披露的数据质量,为综合判断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体走势以及投资者进行气候风险和相关机遇评估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

  发电行业优先纳入全国碳市场交易

  发电行业作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市场启动初期只在火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之间开展配额现货交易,并衔接我国正在实行的碳排放强度管理制度,采用基准法对全国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分配核发首批配额。

  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14日在国新办政策吹风会上对此表示,选择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发电行业直接烧煤,所以这个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较大。包括自备电厂在内的全国2000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年排放二氧化碳超40亿吨,因此首先把发电行业作为首批启动行业,能够充分发挥碳市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积极作用。二是发电行业的管理制度相对健全,数据基础比较好,因为要交易,首先要有准确的数据。排放数据的准确、有效获取是开展碳市场交易的前提。发电行业产品单一,排放数据的计量设施完备,整个行业的自动化管理程度高,数据管理规范,而且容易核实,配额分配简便易行。从国际经验看,发电行业都是各国碳市场优先选择纳入的行业。

  对此,傅莎认为,中国的电力价格传导机制不够健全,发电行业作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对提高火电行业的效率会有一定作用,但对整个“双碳”目标下的社会经济转型影响并不广泛。不过,随着全国碳市场的发展,如果能从发电行业扩展到八大高能耗行业,那它的效果就会逐渐显现。

  “发电行业是基础性行业,如果能通过电价信号传达到其他行业就会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并且它的配额如果更多的是一种拍卖的方式,将会带来更大的影响。比如撬动低碳融资,带动投资流向等等,但现在还不具备这些条件,并且从目前的方案来看,机构投资者、个人都无法参与到碳市场交易,这就局限了碳市场的覆盖范围和市场的流动性。”傅莎说,“无论如何,全国碳市场上线本身我觉得还是一件非常积极的事情。”

  高耗能行业在现阶段的典型特征即化石燃料的高消耗,也就是高碳排放的重点行业。从2015年起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就要求相关重点行业,包括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电力和航空等按规定上报企业碳排放数据。

  “目前,全国碳市场只覆盖了发电行业,但仅这一行业的排放量就已经占到全国碳排放总量的40%。”赵小鹭说,在不远的将来,将会有更多的重点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覆盖范围。全国碳市场的履约压力将倒逼上述行业制定低碳转型路径,同时帮助其实现低成本减排,依托碳价信号以及碳市场统一信息披露判断企业所在行业所面临的气候风险,助力其形成并更新低碳转型路径。

  赵小鹭表示,以电力行业为例,全国碳市场将助力真实的碳价发现引导传统火电行业的低碳转型,从而进一步推动火力发电清洁化和高效化;此外,碳市场将促进电力行业整体的结构优化,推动水电、风电等零碳发电装机比例提升;同时,电网结构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也将进一步与低碳清洁能源高速发展相适应,实现整个发电行业企业向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变革。

  建议尽快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赵小鹭认为,从企业角度来看,全国碳市场通过市场化交易帮助企业降低减排成本,促进企业合理调配资源以及减排技术的研发落地,推进设施的改良,从而助力企业绿色发展;从投融资角度来看,全国碳市场将推动真实碳价的发现并提供长期稳定的价格信号,进而推动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这其中包括发展以配额及其他信用指标为标的资产的衍生品以及碳价指数等,从而推动社会绿色投融资,助力产业升级和低碳转型,这也是“双碳”目标达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武汉和上海两次系统联调联试工作的完成,现阶段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的技术和实际操作上的挑战已基本解决。对于未来,赵小鹭建议应关注政策设置的改进。一是尽快出台碳市场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进一步加强数据质量保障。作为碳市场稳定运行的基本制度保障,条例已纳入2021年度立法计划,建议在全国碳市场交易上线之后尽快出台。同时,数据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保障是碳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石,建议进一步加强对碳排放数据报送以及核查的管理,开展相关的能力建设。

  另一方面,应改进配额分配方法、完善价格稳定机制、尽早引入拍卖机制和覆盖更多行业,助力真实碳价发现。“碳市场交易上线初期,为了保证碳市场的顺利运行和控排企业参与积极性,配额采用免费分配、配额分配标准可能较为宽松,这有可能导致市场流动性不足、初期碳价存在偏差。但随着碳市场交易的稳定投入运行,为提升碳市场助力减排的作用,应不断改进并且严格配额分配标准,并借鉴欧盟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经验尽快完善价格稳定机制,以防出现欧盟碳交易体系初期出现的配额过剩导致配额价格过低或者价格归零的情况。这样可以避免价格异常波动打击市场参与者信心并保证碳市场对企业绿色转型的推动作用。同时,应尽早引入拍卖机制和覆盖更多行业,以在更广阔范围内发现最优的减排成本。”赵小鹭说。

  此外,赵小鹭还建议,应明确金融机构以及个人的准入条件,适时引入除控排企业外的其他市场参与者,提前研究并开发衍生交易产品。

责任编辑:邓健

原标题: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专家为双碳目标达成提供重要抓手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